发展低空经济,市场需求是最大的“引擎”。3月25日,我省低空经济主机企业沃飞长空与川航通航牵手合作,"成都造"飞行汽车eVTOLAE200也全新涂装亮相,标志着川企正全力打造“民航+低空出行”城市接驳新场景,让低空经济真正“飞起来”。
今天上午,沃飞长空与川航通航签署协议,双方将依托自身资源,在研发、运营、场景、生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。比如,在场景打造方面,双方将以eVTOL作为支线运输工具,衔接民航航班与城市内部、景区之间的点对点交通,合作打造国家级的eVTOL应用标杆场景。
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告诉航空之家记者,他们希望从成都市中心到机场这一段,可以通过eVTOL的接驳,来大幅缩短大家前往机场的时间,后续,也希望借助川航通航以及川航旗下各个板块,更多地提供一些eVTOL在市内以及全省各地的起降点。
过去一年,“成都造”飞行汽车eVTOL在技术攻关、市场合作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:去年6月,AE200验证机完成了全倾转验证飞行;12月,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在成都启动建设,自此,eVTOL进入生产制造的冲刺阶段。
费岚向航空之家记者介绍,今天亮相的AE200川航涂装的飞行汽车是他们后续将进行批产的一个型号。预计,AE200将在2025年下半年进行载人试飞,2026年年底前完成适航取证。
低空经济要真正“飞起来”,除了场景打造,还要有空域保障。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的四川,在试点空域内,飞行审批改为提前1小时报备即可,极大简化了飞行流程。
据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,我省试点空域共扩展至7800余平方公里,形成环成都和贯通川南、川北的低空飞行网络,吸引了近400家通航用户参与,安全飞行超92万架次、27万小时,低空经济业态更加丰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