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低空经济蓬勃发展,无人机、飞行汽车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引发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。
A股市场中也涌现出众多相关产业链公司,中信证券发布研报表示,低空经济具备强产业辐射力,有望催生万亿级产业规模。
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
航空之家记者观察到,目前我国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。
以无人机为例,根据赛迪研究院日前发布的《2024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》显示,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全国无人机相关企业已超1.6万家,其中,处于中游环节的企业超过1.2万家,包括无人机平台、传感器、软件和算法等企业。
目前,我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及分系统研制商主要有欣旺达、德赛电池、鹏辉能源、格瑞普、炼石航空、泰和新材、高德红外、华测导航、中海达、纵横股份、赛为智能等;中游工业无人机整机制造商主要包括大疆、极飞科技、零度智控、易瓦特、华测导航等;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地理测绘、巡检、农林植保、快递物流、气象观测等。
在飞行汽车领域,据航空之家记者不完全统计,目前A股市场上已有超20家公司直接或间接布局飞行汽车领域,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卧龙电驱、万丰奥威、星源卓镁、安泰科技、铂力特、光洋股份、森麒麟、金盾股份、长源东谷、万安科技和金博股份等。
今年以来,低空经济板块表现火热,自2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超30%。昨日,低空经济概念表现活跃,上工申贝三连板,立航科技、万丰奥威、广电计量、中信海直跟涨。
未来将开辟更多应用场景
此前有专家认为,低空经济最活跃的是无人机的快速普及,其从狭窄的“会飞的相机”进入到更多场景,从消费市场进入到工业市场。
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航空之家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国内低空经济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无人机和飞行汽车展现出巨大的潜力。飞行汽车方面,亿航智能已取得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(eVTOL)航空器标准适航证,预示着这一新型交通工具的商业化进程开启。无人机方面,无论是小型消费级,还是大型工业级,都实现了功能多样化和性能更优化。
航空之家记者观察到,目前飞行汽车领域仍处在发展初期,国内企业已试飞成功,但商业化落地还需时日。无人机技术已较为成熟,在农业、工业、防火、物流等领域已全面应用。
今年春节期间,美团在深圳人才公园、世界之窗等多个景区利用无人机送餐。目前,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、上海等城市11个商圈开通25条航线,服务覆盖写字楼、景区、医院等场景。
农业无人机也正解锁春耕新模式。大疆高级企业战略总监张晓楠表示,截至2023年10月,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0万台,累计作业面积突破60亿亩次。
今年3月7日起,云南省林草局委派无人机帮助宣威开展森林防火巡护,助力宣威构筑空地一体化“防火墙”,提高森林防火监测管控能力。
洪勇表示,除了上述领域,未来低空经济还可考虑拓展到城市空中交通管理、智慧城市建设、医疗急救转运、环境保护监测等多元化场景,充分利用低空经济带来的技术革新,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无人机物流实现商业化
近年来,我国频频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。2021年,低空经济被写入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;2023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“打造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”;2024年1月1日,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正式实施,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“有法可依”的规范化发展阶段。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,其中的“低空经济”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备受各方关注。
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到2025年,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.5万亿元,到2035年有望达到3.5万亿元。
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向记者表示,目前国内无人机领域发展成熟,已经实现多品种全方位覆盖,而飞行汽车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,虽然近期有不少企业推出了飞行汽车产品,但距离市场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“目前我国在无人机方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,例如无人机物流,无论是在‘最后一公里’的运输,还是长距离无人机运输,我国都已经实现了商业化,未来将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。此外,未来包括新能源光伏布控,智慧城市建设等,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。”屈放表示。